日前,Facebook發布了2015財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Facebook第三季度營收為45.0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2.03億美元增長41%;凈利潤為8.9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06億美元增長11%。9月Facebook的平均每日活躍用戶人數達到10.1億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7%。各方面的增長推動facebook股價大漲,日前,facebook市值沖破了3000億美元,市值超越了通用電氣(2996億美元)。
facebook股價快速上漲表明投資者對Facebook移動廣告銷售繼續增長有信心,也表示投資者對其前景看好,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Facebook股價上漲的背后也是泡沫隱現。
首先看市盈率。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也就是說投資這個股票大概能多少年收回成本。理論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表示該股票的投資風險越小。市盈率過高說明其營收增長超過了預期,并且投資者看好其未來增長前景。
目前我們看一下市值均過1000億美元的幾家互聯網大公司的市盈率,阿里市盈率是21倍,騰訊的市盈率是44倍,谷歌市盈率是32倍,蘋果市盈率是13倍,納斯達克互聯網指數成份股的市盈率為27倍,但Facebook目前的市盈率為107倍,幾乎是標普500指數平均水平的五倍以上。雖然影響收益的是股價的變動,但市盈率過高本身就是一種風險信號,這可以看作是市場對于公司發展前景的樂觀程度。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很高,就意味著后續需要持續的盈利增長以支撐其高市盈率,否則,其股價就可能下跌。此前《巴倫周刊》對阿里巴巴股價下跌的預計,部分原因是出于這樣的基本邏輯,但這種邏輯其實同樣適用于Facebook。
投資者可能認為,Facebook構建了一張巨大的全球性網絡,因此看好其未來5至10年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這有助于公司在未來5到10年里發布大量的新產品。
無可否認,Facebook正在搶占用戶注意力,并且在搶占谷歌的廣告市場份額。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公布的分析統計,谷歌美國移動廣告市場的份額由2013年的49.8%下降到2014年的41.5%,其主要原因就是Facebook移動廣告市場份額的增長。
Facebook的廣告收入占據其盈利的絕大部分,要想持續突破就必須在谷歌的盤子里搶食,但從目前來看,廣告主依然更青睞谷歌的按點擊付費模式,谷歌依然是一家以兩位數百分比增長的年收入600億美元的廣告業務公司。今年第三財季谷歌實現廣告業務收入168億美元,同比增長13%。尤其是付費點擊量增長23%,增幅顯著高于分析師預計的18%。由于谷歌移動搜索業務和YouTube的創收強勁,這是谷歌一年多來的最高增幅,谷歌市值更是達到歷史性的5000億美元。但社交網絡的優勢在于搶占用戶注意力與停留時間,廣告主也想嘗試一種新型的廣告投放方式與平臺,谷歌這種搜索形態其壓力可想而知。廣告主會給Facebook時間來驗證并提升其廣告效果。對于Facebook,廣告主一則是以嘗鮮的想法來投放,二則對其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寄予厚望,但終究,能給的時間是有限的。
從用戶成長、使用率和貨幣化這三大價值杠桿,Facebook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但Facebook的瓶頸在于其收入的核心來源——廣告收入很難實現大幅增長,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兩年之后,該應用還沒有開始帶來營收,目前,Facebook的財務數據也極端依賴于移動用戶和移動廣告推動增長。第三季度,Facebook廣告業務營收為45億美元,其中78%來自移動端。但問題是它在移動端的對手是谷歌。谷歌目前在移動廣告市場處于領先,市場份額達到35%。除去移動廣告市場之外,Facebook與谷歌還在視頻流媒體、虛擬現實設備和搜索業務上展開競爭。但Facebook要從谷歌的核心優勢領域搶食,這種競爭是艱難的。
與Google相比,Facebook的短板在于其廣告的應用場景與廣告效果無法與谷歌的廣告模式效果相提并論。用戶在Google中搜索商品的意圖和用戶的購買意圖是匹配的,通過AdWords,廣告主能夠清晰通過關鍵詞搜索直達交易。但在Facebook中,用戶的“Like”、參與調查等行為和“購買”行為缺乏直接的應用場景與競價系統,用戶通過社交網絡了解到一款產品不會直接做出購買決策,而是會通過搜索引擎去比價與調查,因此,社交網絡的商業價值不大而且容易遇見瓶頸。比如在中國,騰訊在廣告上的收入不可能超過百度。目前許多廣告主青睞Facebook的社交廣告模式緣于其目前用戶依然處于增長的勢頭,但從長期來看,一旦效果若并未達成預期,Facebook要實現新的移動端廣告收入的持續增長將比較麻煩。
而Facebook廣告營收的不穩定性還體現在目前廣告屏蔽工具對其營收產生了威脅。近幾個月,廣告行業對蘋果應用商店中出現的廣告屏蔽工具表示了擔憂。Facebook此前對投資者表示,廣告屏蔽技術將對該公司營收造成不利影響,廣告屏蔽工具已成為其移動應用的潛在威脅。
另外,Facebook的營收增長也極端依賴用戶增長,但用戶增長已經基本見頂而亞太地區的用戶增長的收益走低。但目前,Facebook的用戶增長主要來自于北美以外的地區,但這些用戶在廣告上的投入卻不能與北美地區用戶相提并論。在亞太地區,Facebook每用戶平均收入為1.27美元,在其他地區更低,只有0.94美元。
事實上,Facebook在近年來的增長緣于其收購策略。而用戶永遠在追逐更酷,更有吸引力的社交網絡平臺。馬化騰()也曾經表示,當初如果不是騰訊捧出微信,那么騰訊將會非常危險。騰訊依賴微信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并穩固擴展了自身的用戶群,極大提升了市值空間,這一點適用于Facebook,但在移動互聯網興盛之后,Facebook并未拿出更有吸引力的殺手級產品,只是依賴不斷的收購來鞏固自身護城河。比如收購WhatsApp,暫時消除了移動端用戶流失的威脅。此前數據初創Quettra統計顯示,在全球最具人氣的10款應用中,其中6款是消息服務。越來越多的聊天應用不斷迎合新興用戶群將讓Facebook未來依然將充滿焦慮。
正如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名譽教授勞倫斯.賀比尼亞克所說:”依靠天價收購來實現規模的增長有可能形成一個危險的循環。這就像一只小狗不斷地追逐自己的尾巴。如果更酷更新潮的社交網絡突然出現,Facebook就不得不繼續收購其他公司,以跟上流行趨勢。“但內在缺乏對于潮流趨勢的敏感度以及缺乏對于產品創新的推動能力,將讓Facebook始終存在著用戶流失的隱患。
華爾街的規則是,科技公司必須要跑贏華爾街為其訂下的銷售額與盈利的預期,一旦該公司在多個季度里超過盈利預期,華爾街就會大幅提升該公司的股價。反之,若一家公司盈利未達成預期,則可能被華爾街打壓。但這在某種程度上會逼迫許多科技公司為盈利變得短視。比如《浪潮之巔》一書有提到:早前朗訊公司為達成華爾街預期,不得不貸款給無償還能力的公司來購買它的產品,以提高營業額。雅虎公司在2004年到2005年為了將財務報表做的漂亮,低價出售其手機全部google的股份,并記入利潤。后來這兩家公司均陷入了股價大跌與巨額虧損的局面。這方面,facebook顯然應該引以為戒。
而社交網絡是一張大餅,初期看起來十分具備想象空間,被各方看好,被認為具備顛覆性,但無論是接入電商模式或依賴廣告盈利,其增長會很快會見到瓶頸,事實上國內的微信就是的典型案例。目前Facebook也在嘗試各種社交電商模式,比如日前上線的社區市場。此前Facebook也推出了“Buy”按鈕,允許用戶在Facebook頁面上直接購買廣告和頁面上顯示的商品,也是收效甚微。但事實上無數案例都顯示出,社交與購物的無隙融合并非易事。由于中西文化差異,Facebook作為一個開放并且不和第三方服務商競爭的社交平臺,建立類似于騰訊的Q幣模式與增值服務模式可能性也不大。由于基因的關系,Facebook要在廣告之外,找新的盈利空間來不斷滿足華爾街的預期也并非易事。
文章轉載請保留網址:http://cctvsc.cn/news/industry/1537.html